浏览: 日期:2021-12-08
九派教育
2021/12/08 09:22
刘纯银
近日,中办国办印发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要求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,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,培养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。(12月6日《工人日报》)
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,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,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,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。尽管国家一再强调: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,具有同等重要地位。”2020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更是明确提出,2020年、2021年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。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也显示,过去两年,我国高职分别扩招116.4万人和157.4万人。
然而,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我国职业教育生源不容乐观、上课秩序和纪律等也不敢恭维。正如一位来自职业院校的老师所说:学校生源目前仍以农村孩子为主,城市里的孩子万不得已才会选择职业学校。上课时被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是“家常便饭”,学生跟老师顶嘴的事也屡见不鲜。
之所以会存在上述不良倾向,究其根源是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存在严重短板,特别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“上职业学校”“学门手艺进工厂”在许多中国家长的心中代表着子女教育的失败,也折射出不少人至今仍对职业教育存在着偏见。久而久之,面对“你长大了想做什么?”的提问,难怪在孩子们心目中,“科学家、企业家、医生、教师、干部……”才是他们想从事的职业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思想家、教育家梁启超曾说过,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;少年进步则国进步;少年雄于地球,则国雄于地球。而少年人的好坏,全在于教育。教育如同建筑,全在于基础。而基础,就得从娃娃抓起。尤其面对当前一些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不正确价值定位,更需要从娃娃启蒙抓起。正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魏军所分析的,“中小学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,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。一方面,有利于学生建立职业认知,发现自己的职业性向和职业潜能,初步具备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,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储备。另一方面,有利于培养积极的择业观、职业观。”
因此,作为家长和老师在引导孩子认识职业、定位职业价值的同时,也要细心呵护孩子对于职业的憧憬和梦想,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择业观、职业观。同时,家长和老师对各项工作要有良好的反馈——如责任感、成就感、幸福感等,那么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些工作产生美好的印象,并从身边人身上看到该职业的魅力所在,才愿意将来也从事这种职业。反之,如果老师或家长对一些职业抱有偏见,孩子很可能因此受到影响,从而先入为主地对某一职业产生反感情绪。因此,家长和老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要留意自身对于各项职业工作的言行反馈,避免渲染负面职业情绪,从启蒙开始就呵护孩子的职业梦想。
职业教育的目的既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,也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加快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重要支撑。期待各地重视职业教育请从娃娃抓起!
编辑:钱江
【来源:西安网】